在江苏扬州的老城区,沿着东圈门僻静的小巷东行,不多久便会看到一个爬满青藤的不起眼的青砖门楼,这就是扬州著名的盐商大宅门汪氏小苑。
汪氏小苑的原主人叫汪竹铭,是从安徽旌德到扬州的徽商,汪氏祖籍安徽旌德,以祖传制造销售皮货为业,嘉庆年间在旌德地区颇有声望。后因兵祸,汪氏产业付之一炬,汪氏先祖来扬投入盐号,到第二代汪竹铭时,在盐业经营上卓有成效,积累了大量的财富,遂建造了这座汪氏小苑。汪氏小苑占地3000多平方米,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。 是目前扬州保存最为完整的原汁原味的清末民初大型盐商住宅。
汪氏小苑的风格是藏富不露。从外面看,既无铜环朱门,又无石狮把守,普通的墙院普通的门,普通的青砖普通的瓦,而进入小苑之后,却是又一番景色。
小苑以住房为主,苑则为辅,房屋布局规整,装饰雕琢精湛,表现出徽式建筑与扬式建筑相融合的一种特殊风格,在汪氏小苑1700多平方米的建筑中,97间房屋的布局非常合理。主房屋三纵三进,宅第的四个角落分布有四个花园,打破了传统的前宅后园的格局,形成了汪氏小苑鲜明的特色。在分合自如,打开相互贯通,关上自成一体的原则下,东、中、西三纵又有区别,但都是中轴贯穿,左右两厢对称,青砖黛瓦,飞檐翘角的春晖室,树德堂,正房,耳房,船厅,边廊,书房,花阁,厢房,浴间,仓库等,结构用途明朗,除三纵三进主屋外,仆人居室、浴间花房、书斋花厅、轿房火巷等相关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。整个建筑充分体现了长幼有序,男尊女卑,奇数为阳等思想,反映了主人的治家风格,既严谨、朴实,又不失大家之气,既讲究居住环境的舒适、方便、合理,又绝无大盐商的奢华、富丽之风。这既是中国古建筑传统方式的延续,又体现了仁厚家中庸之道的思想。另外,东纵当中还吸收了一些国外的先进建筑方式和理念,如西式吊灯、推拉门、抽插式玻璃窗、黄铜包裹门槛及轨道,都领先于当时的传统建筑,这一点在后面的浴间也可以看到:色彩依旧鲜艳的地面砖,墙上贴的墙砖、水磨石的浴缸以及书斋的彩色玻璃都是当年从国外进口之物,体现出主人既遵从传统又与时俱进的观念。
在汪氏小苑整体建筑中设计最独到之处应数船厅,她既依附于花园,又单独成为一只非常形象的船。汪家由于地势的原因,除了房屋建筑和四角花园外,在西界则余一块三角地带。因此主人巧妙利用花园一角构成了船头,而越来越窄的地势便成了船尾,由于扬州当时盐运主要靠船,那么建造一座船型休闲厅的寓意便不难理解了。船厅的主体部门――船头,是女性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,在如此雅致的地方,女性可以绣花、抚琴、对弈、吟诗,可谓匠心别具。
汪氏小苑的四角花园展示给人的是一种各涉成趣的效果,每园面积不大,但都精巧玲珑。东西南北四角成园,住宅包裹其中,使人置身于大自然之间,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。园中的山水花草,古林修竹,无论是真景还是写意,无论是真假相间还是虚实结合,无论是平面图画还是立体实物,都让我们感受到小苑主人的审美理想和艺术价值,及其所要表达的那种恬淡的心境。
更为难得的事是,小苑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,且不说四角精心规划的园林,春晖秋嫮,春深迎曦,即如倚壁、门罩、漏窗、隔扇、栏板的木、砖、石雕刻也都精美绝伦,尤其是厅堂内金丝楠木雕刻“岁寒三友”,柏木透雕、海梅花梨木浮雕中嵌大理石天然山水画屏风皆列上乘之作,而楹联、匾额,非但得书法之意境,更含儒学之精华。中国书法艺术的楷书、隶书、行书、草书、篆书,在汪氏小苑的题额中表现得恰到好处。“调羹”、“惜馀”、“迎曦”、“小苑春深”、“遣庵”、“挹秀”、“绮霞”等石额、匾额,不但书法精妙,而且意韵深长。最可品味的是春晖室中清末书画大家陈含光所撰对联,堪称绝世之作。
2024-11-27 12:15:10
2024-11-27 12:00:11
2024-11-27 11:45:22
2024-11-27 11:30:25
2024-11-27 11:15:51
2024-11-27 11:02:04
2024-11-27 10:48:34
2024-11-27 10:37:03
2024-11-27 10:22:01
2024-11-27 10:07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