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痤疮的病因病机,中医的治疗原则是滋阴泻火,肺胃积热、凉血散结、调理冲任。
在治疗方法上应内治和外治相结合,内外合治,标本兼顾,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。
(一)内治法
根据青春痘发病时间的长短、皮疹形态等表现的不同。
1、阴虚内热
主证:面部皮疹以红色或皮色粉刺丘疹为主,或伴有小脓疱、小结节。
口干、心烦、失眠多梦、大便干结、小便短赤。舌红少苔或薄黄苔,脉数或细数。
治法:滋阴泄火,清肺凉血。
方药:消痤汤。
女贞子20g,旱连草20g,知母12g,黄柏12g,鱼腥草20g,蒲公英15g,连翘15g,生地15g,丹参25g,甘草5g。
方解:女贞子、旱连草,滋肾阴,知母、黄柏,泻肾火,一补一泻,调整肾之阴阳于平衡。
鱼腥草、蒲公英、连翘,清肺解毒,散结消肿。
生地、丹参,凉血化瘀清热。
甘草解毒清热并调和诸药。
加减:大便秘结不通,加大黄、枳实通肺泻热。
大便稀烂不畅,舌苔黄腻厚浊,去生地加土茯苓、茵陈蒿利湿清热解毒。
失眠多梦者,加合欢皮、茯苓宁心安神。
2、肺胃热盛
主证:面部尤其是鼻部,有较多鲜红丘疹,结节,大小不一,部分顶端有脓疱、肿胀、疼痛。
口干苦,大便秘结,肛裂出血,小便短赤,或伴咽红肿痛,吞咽困难。
挤压后疔疮走黄,面肿发热。舌红苔黄干,脉数或洪大。
治法:清肺解毒,通便泻热。
方药:枇杷清肺饮合大承气汤加减。
黄连10g,黄芩12g,枇杷叶12g,桑白皮15g,生地15g,大黄10g(后下),枳实12g,甘草5g。
方解:黄芩、枇杷叶、桑白皮清肺热。
黄连、大黄、枳实清泻肠中实热结滞。生地清热凉血。
甘草解毒清热并能调和诸药。
加减:面肿目赤者加菊花12g、石膏30g。久治体虚者加人参叶12g。
3、瘀热痰结
主证:面部以大小不一的红色或暗红色结节、囊肿和凹凸不平的疤痕为主,自觉疼痛。
可伴有脓疮、红色丘疹、粉刺或色素沉着。舌红或暗红有瘀点,苔薄黄,脉弦滑或细弦。
治法:清热解毒,化瘀散结。
方药:仙方活命饮和五味消毒饮加减。
银花15g,野菊花15g,蒲公英15g,丹参15g,赤芍10g,红花5g,穿山甲10g(炒),皂角刺6g,浙贝母10g,天花粉10g,甘草5g。
方解:银花、野菊花、蒲公英,清热解毒。丹参、赤芍、红花,活血化瘀。
穿山甲、皂角刺解毒透络,消肿溃坚。
浙贝母、天花粉清热解毒,排脓散结。甘草调和诸药。
加减:血热炽盛者加生地15g。囊肿壁厚久不破溃者加乳香5g,没药5g。
4、冲任不调
主证:本证见于女子,面部青春痘皮损的发生和轻重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。
月经前面部皮疹明显增多加重,月经后皮疹减少减轻。
或伴有月经不调,月经量少,经前心烦易怒,乳房胀痛。舌红苔薄黄,脉弦细数。
治法:养阴清热,调理冲任。
方药:柴胡疏肝散和消痤汤加减。
柴胡12g,郁金15g,白芍15g,女贞子20g,,旱莲草20g,鱼腥草15g,蒲公英15g,丹参15g,山楂20g,甘草5g。
方解:柴胡、郁金、白芍,疏肝清热调理冲任。女贞子、旱莲草,滋养肾阴,平和天癸。蒲公英、鱼腥草,清肺解毒。丹参、山楂,凉血化瘀。甘草调和诸药。
加减:月经后期不至、乳房胀、小腹隐痛,加香附15g、王不留行12g通经止痛。
月经先期或月经量多,去丹参,加益母草25g,香附15g调经清热。胃酸过多者去山楂。
(二)外治法
三黄洗剂、颠倒散洗剂、痤灵酊,外擦患处,每日2-3次,视病情可加入氯霉素2g或灭滴灵2g。
痤灵霜适合秋冬季外用,每日2-3次。
四黄膏外敷较严重的结节和囊肿。每日换药1-2次。
中药面膜治疗
用消痤散加温水和少许蜂蜜调成糊状均匀敷于面部皮疹处,30分钟后洗去,每天或隔天1次。
炎症明显者可用绿茶水调敷或加入苦瓜汁调敷,亦可外加石膏倒模,有热敷消炎作用。
2025-01-09 14:00:35
2025-01-09 13:48:07
2025-01-09 13:33:30
2025-01-09 12:03:20
2025-01-09 10:35:05
2025-01-09 09:49:48
2025-01-09 09:35:59
2025-01-09 09:21:03
2025-01-09 08:50:45
2025-01-09 08:36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