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山东,尤其在阳谷,我们会看到民间艺人在说“山东快书”时,时常以武松为题材进行创作。因为当时关于武松的故事就发生在聊城阳谷县。当时在狮子楼斗杀西门庆,这个地方依然还在,现在已经成了风景区。可以说武松这个人物也给整个阳谷县贴上了浓烈的《水浒》文化标签,现在咱们阳谷县每年的旅游节就以水浒文化为主。“当里个当,当里个当,闲言碎语不用讲,咱夸夸好汉武二郎”。显现,在很多人眼中,武松的形象深入人心。水浒传中,单个介绍武松的篇幅最多(小说用了连续十回的篇幅来讲武松的的故事)。在我看来,武松身上自带的属性决定着他在梁山以及读者心中的地位。同时武松的形象和性格也代表众多山东人的形象。外在形象:身材高大,长的结实。内在心理:快意恩仇,绝不服输。这也是山东人给全国留下的统一印象。
武松,代表着大部分山东人的形象,身材高大
关于三碗不过冈的故事,估计地球人都知道。其实当时店家设立这个口号,无非有这三个目的:1.宣传其酒特别醇厚浓烈,吸引客人。2.既劝量小者不贪杯,又刺激海量者多饮酒。3.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,提高经济效益。大家也知道武松是个嗜酒如命的人,看到好酒自然要喝个痛快,在加上店小二对店里面景阳冈酒的夸赞:造成玉液流霞,香甜美味堪夸。开缸隔壁醉三家,过客停车住马。洞宾曾留宝剑,太白当过乌纱。神仙爱酒不归家。更是令武松连续喝了十八碗酒,硬是冲过了景阳冈,留下了武松打虎美名扬的美誉。
三碗不过岗,故事美名扬
阳谷县作为一个主打水浒文化县城,酒文化当然是这个县城的风俗文化名片。纵观整个《水浒传》“大块吃肉,大碗喝酒”的文化气息,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这一点像极了山东人的饮酒文化。在山东各地市饮酒行可能还也有点小区别,但有一点是相同的,就是喝酒豪爽。山东人喝酒大部分都是拿着二两的玻璃杯喝酒,两口喝完。可能很多外地人不了解,但这就是养成的一个饮酒文化风俗。这也代表着山东人的一种性格,喝酒豪爽,做事也不喜欢拖泥带水。一壶老酒,代表着一个阳谷县的饮酒文化。
山东有着浓烈的酒文化
2025-04-01 11:23:18
2025-04-01 09:11:04
2025-04-01 07:07:41
2025-04-01 04:28:12
2025-04-01 01:20:15
2025-03-31 12:11:21
2025-03-31 09:08:41
2025-03-31 06:16:05
2025-03-31 05:14:57
2025-03-31 01:56: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