止zhǐ
止【zhǐ】,甲骨文字形就像是一只脚的形状,上面像脚趾头,下面像脚掌、脚跟,是象形字。金文和篆文的字形已经讹变得不像脚了。
说/文/解/字
“《說文解字·止部》止:下基也。象艸木出有址,故以止爲足。
段玉裁注:許書無趾字,止卽趾也。......止,足也。古文止爲趾。”
许慎把“止”解释是人的“下基”,但说成是像刚长出来的草木似乎不妥。
《说文解字》中没有收入“址”这个字。“址”是城墙下的基础,《说文解字》收入的是其异体字“阯”。
段玉裁说,《说文解字》中也没有收入“趾”这个字,而“止”的本意就是脚趾的“趾”。
“止”是“趾”的本字。在先秦时期,“止/趾”和“足”都是表示人的“脚”。在“止”引申为停止的意思并被专用之后,脚的本意便另加意符“足字旁”写成了“趾”。
文/献/选/读
“《詩經·召南·草蟲》:亦既見止、亦既覯止、我心則夷。”
这里的“止”是句末的语气助词,是“了”的意思。“假如哪天能见到他、能够遇到他,我的心才能够平静下来。”
“《詩經·鄘風·相鼠》:相鼠有齒、人而無止。人而無止、不死何俟?”
这里的“止”是以谐音来寓意“耻”。“连老鼠都有『齿』,可是人却『无耻』。如果做人都不知道『羞耻』,那还不如去死。”
“《詩經·小雅·祈父》:胡轉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
这里的“止”是止息的意思。“为何把我调到这么苦难的地方,害得我都没有停息的地方。”
“《詩經·小雅·車舝》: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
这里的“止”是“之”的通假。“巍巍高山,我景仰之;大道平坦,我行走之。”后人以这句话来表达对品德高尚之人的崇敬和仰慕。
“《詩經·大雅·抑》:淑慎爾止、不愆于儀。”
这里的“止”是行为举止的意思。“举止优雅而谨慎,仪态也没有一点过失。”
“老子《道德經·第四十四章》: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。”
知道满足,就不会遭受耻辱;知道适可而止,就不会遇到危险。这样才可以长定久安。
“《莊子·德充符》:仲尼曰:「人莫鑑於流水,而鑑於止水,唯止能止眾止。」”
孔子说:在流水中怎么能照见自己的影子呢?只有在静止的水中才能够照见自己,也只有停下脚步,在静止的水中,才能够照见所有向水中照影的人。
“《荀子·王制》:是非不亂,則國家治。若是,名聲日聞,天下願,令行禁止。”
治理国家的要领是,一定要分明是非而不能混淆。这样,好名声才会一点点建立起来,天下人才会为之仰慕,才会有令必行、有禁必止。
成/语/典/故
止于至善
做人和做事都要力求要达到最完美的极限。“《禮記·大學》: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”
大学,即博学。明明德,就是要使自己光明正大。
亲民,即崭新的人民。
适可而止
适可,即恰好。
凡事只要到适当的程度就可以了,不要做过头。
“宋·朱熹《論語集注·鄉黨》在「不多食」的下面注:適可而止,無貪心也。”
叹为观止
春秋时,吴国的季札去鲁国访问,主人以观看乐舞来招待他。在看到舜时的乐舞时,季札十分赞叹,说看到这里就够了,其他的就不必再看了。
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完美之至,好到了极点。
“《春秋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:觀止矣,若有他樂,吾不敢請已。”
树欲静而风不止
树想要静下来,可是风却不停地刮着使它摇动。
世事不能尽如人意。
“西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·卷九》: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”
原意是感叹自己希望尽孝父母时,父母却都已经亡故。
饮鸩止渴
鸩是传说中的毒鸟,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。如果只是渴了,能不能只顾眼前,以喝毒酒来解一时之渴呢?
选择了错误的方法,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。
“東晉·葛洪《抱朴子·外篇·嘉遁》:咀漏脯以充飢,酣鴆酒以止渴。”
以「止」作偏旁的字
从「止」的指事字:正,不偏不斜。
从“止”的会意字:足,从膝盖到脚。
步,行走。前,前进。
此,本意是踩到别人。
归,本意是女子出嫁。
以“止”作意符的形声字:武,持着戈。
涩,不滑溜。歲(岁),本意是木星。企,是踮起脚跟朝前看。分歧的
“歧”,迁徙的“徙”,经历的“歷”(历),些许的“些”。
以“止”作声符的形声字:扯,撕裂。脚趾的“趾”,基址的“址/阯”,福祉的“祉”、耻辱的“耻”、牙齿的“齒”(齿)
2025-01-10 11:31:58
2025-01-10 11:17:09
2025-01-10 11:01:54
2025-01-10 10:47:01
2025-01-10 10:32:18
2025-01-10 10:17:36
2025-01-10 09:11:35
2025-01-09 14:00:35
2025-01-09 13:48:07
2025-01-09 13:33:30